中國作家網>> 美術 >> 美術動態 >> 藝苑 >> 正文
早在20世紀80年代,中國畫壇就涌進一股春光明媚的現代藝術思潮,多元化的文藝思想深入人心。但在百花齊放的當代畫界要做到卓爾不群,何其不易!在這樣的背景下,年近花甲的馬西光先生開始了其“衰年變法”,以一種優美奇絕的筆墨、一種開掘內心的氣魄,直抵西北這片雪域高原的精神層面,成為高原畫派的一代名家。
西北題材從20世紀開始,便成為中國美術家熱衷表現的題材之一。馬先生的作品以其獨立的藝術面貌與其他畫家區別開來。在高原生活了近40個春秋的馬西光癡愛高原,他將自己的藝術視界,牢牢定格在了西北這片神奇、壯美的土地中。馬西光先生以人物畫見長。他創作的高原人物畫,具有濃郁的西部風采。獨特的滲透技法、動態的藝術構圖,把高原奔放粗獷的激情和藝術家對生活的熱贊,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畫由心生,從馬西光的作品中可以感受到:當畫家與高原相對之時,他的筆觸是何等的跳躍不安。傳統的材質似乎無法讓這種來自靈魂深處的悸動得到充分的釋放,從而讓畫家產生了沖破筆墨束縛、尋找新的表達方式的強烈渴望。
皴法的發明和運用是中國畫區別于西洋畫的一大特點,它是歷代畫家“集體創作”的結晶,并不斷促進著中國畫的變革。清代畫家石濤的皴法鬼斧神工,至今仍為許多畫家所推崇。馬西光先生以“拓墨皴法”表現高原可謂另辟蹊徑,將中國畫的科學性與藝術性所能蔓延的無限可能展露無遺。他的作品素材采擷于真實的自然,而他的筆觸卻是超越了自然,直達人物的內心,注重對人物內心進行開掘,進行詩性的放大。他著力于用情景交融的手法,折射出人物曲折幽深的精神世界,表現出人在不同環境下的不同狀態,從而使現實生活得到最大程度的詩意化、哲理化的延伸。其畫外之致、象外之意很是惹人玩味,時而給人一種浮生若夢般的幻覺,時而給人一種時空倒置的錯覺,只覺得某種氣息如影隨形,且歌且吟,吸引觀者去探尋挖掘。這是馬西光作品里非常動人的一點。
馬西光的畫韻味醇厚、色彩強烈、氣度不凡,文學的通感在他的筆下變得可觸可感。他讓粗獷豪邁的高原,傳達出夢一般的神秘、霧一般的迷幻、月一般的柔美。畫面中,那一個個稚拙的人物造型、風中舞動的絲帶,伴著曼妙的草原舞曲令人遐想;女子優美的姿態,在圣潔的雪域高原上,空靈而無聲地綻放出一種充溢于自然與心靈、時間與空間之間的生命大美;而濃重的墨塊、富有節奏感的線條,又讓人頓生信馬由韁、策馬奔騰的快感……馬西光先生在汲取傳統精髓的基礎上,感悟天地之造化,極盡技法表現之能事,洞穿生命的本質,提煉出撼動人心的精神內蘊。這就是一個具有創造精神與力量的藝術家,一個孤獨的思想者,終會在歷史的腳步中,留下自己的一抹痕跡——或濃或淡,或輕或重,“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