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美術 >> 美術動態 >> 藝苑 >> 正文
陳良宗的繪畫以山水畫為主,其中又以偏重寫意風格的水墨山水居多。整體來看,陳良宗的水墨山水畫呈現出一種“糅合”的狀態——磅礴氣象之余不乏溫婉氣韻,傳統面貌里面蘊含現代意識,某一專注風格之外亦善他種樣式。“雜糅”讓陳良宗的作品內斂且內容豐富、可觀而耐讀。
這種多元狀態的形成,與陳良宗自身的生活環境、游學經歷、藝術審美、創作觀念等密切相關。陳良宗的山水研習過程是在不同境遇中完成的,其中有來自興趣的啟發與引領、有來自正統學院派的滋養與訓練、有來自本人對不同審美樣式的反思與借鑒、更有來自身邊同道的交流與碰撞,這些來源正像是來自溪、河、川、湖中的水源,無論多寡與質地如何,兼容并蓄,最終都匯入最具包容心、生命力的藝術之海,孕育著最優質的資源,豐富著陳良宗的創作。
陳良宗的“雜糅” ,除體現在他自身性格的爽朗與直率外,還體現在藝術創作上對“北派”山水的喜愛。難以想象,一個在我國嶺南地區土生土長的畫家,卻對“北派”山水如此癡迷,以至于克服重重地域不便,堅持長期生活在北方,四處寫生、觀摩,潛心研究以雄強、博大為主要風格的“北派”山水。陳良宗的偏好與堅持讓他得到了藝術上的回報——作品中兼顧南北山水之精髓。陳良宗出身于南方,骨子里流著“南派”山水的血,卻又在經年累月的對“北派”繪畫風格的鉆研中,浸染出一派博大之氣。他筆下的北方山水絲毫沒有粗野、狂肆感,而山石熾烈的力道,則被彌漫于畫卷上的清婉之氣消解,當畫家將南北特質在作品中水乳交融時,便有了自己獨特的面貌。
陳良宗十分看重傳統,在他的作品中,從一棵樹到一塊石、從一個苔點到一個山頭、從一處淡彩到一片淡墨,無不體現出陳良宗對傳統的重視甚至崇拜。其中,“正確處理寫生與創作的關系”是陳良宗思考最勤的問題。陳良宗尤其重視傳統的繪畫觀念,并努力踐行著。他的很多創作都是直接在寫生的基礎上完成的,從他數量可觀的山水寫生作品來看,盡管多數為簡筆寫就、以線塑形,但同樣神形俱完,是陳良宗成功“師造化”的明證。在將簡筆幻化成筆墨的過程中,陳良宗有效地融入了自己的主觀表達,賦予了“公家山水”以“私家氣息” ,成功實現了由“寫景”到“走心”的提升。
在對“中得心源”的探索中,陳良宗將焦點放到了對筆墨技法的深入挖掘上,在墨色的濃淡變化之間,鋪陳、宣泄著自己對藝術的理解與感悟。也正是由于他長期以來對筆墨苦心孤詣的反復淬煉,造就出如今一派萬千氣象的畫面效果。每每觀摩,都讓人受益良多,仿佛其中有著千般閱歷、滿心表白,這正是陳良宗在筆墨的微妙變化之中,帶給觀眾的別樣體驗。這種作品中的體驗性,引起了許多藏家的注意,究其緣由,正是因為他們能夠從陳良宗的作品中獲得一種靜心的狀態,能夠看到他潛心修行的用心與毅力。
在陳良宗的作品中,始終貫穿著一種清新、俊逸、輕靈、質樸的味道,透露出一絲中國傳統文人超逸的追求與灑脫的氣質。這些流露于畫面之上的氣息,正是畫家本人長期受到不同地域性的文化偏好洗禮、熏陶的結果。這種氣質一旦養成,會成為左右藝術家思想與言行的重要基石。陳良宗在這種內蘊的指導下,“陋俗不入法眼、出手必取高格” ,由此造就出他筆下新時代的文人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