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美術 >> 作品 >> 藝苑 >> 正文

    心系自然 靈起天籟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4年10月22日11:22 來源:光明日報 徐恩存
    光明日報林泉清韻 任偉繪

      自然與生命的關系,是一個古老的藝術命題,千百年來歷代藝術家都在苦苦求索,力圖給出自己的答案!疤烊撕弦弧,應該說是中國藝術的最高境界,它是萬物共生、和諧同一的理想圖景,也可以說是從古至今中華民族文人雅士對于自然與生命關系的共識。中國畫不論山水、花鳥、人物莫不以此為主題,給出藝術的詮釋和解答。

      大熊貓作為自然文化符號,象征著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喻示著人類重返家園的成功與步履的艱辛,大熊貓的生命延續和生態復蘇,不僅表明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境界進入了新階段,也為藝術創作和藝術表現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

      任偉創作的大熊貓主題系列作品,就是立足于自然生態與文化的高度,對自然與生命的關系做出思考與表達的,這就是——和諧與共,以及由此產生的美感和魅力。觀其作品,不獨表現了大熊貓動物形象的憨態可掬,也表現了自然界的生態平衡、生態之美與萬物和諧的美好圖景。

      當然,思想的表達離不開技法的承載。觀其畫作,如果說有何獨特之處,那就是以技入境的繪畫方式,把具象與抽象、似與不似相和諧統一,使得“天人合一”的主題思想與觀者的藝術感受充分一致。畫者從人本角度和藝術本體角度出發,把中國畫傳統的寫意水墨技法和工筆絲毛技法融為一體,獨創出一種全新的“水墨絲毛法”,使得大熊貓的神韻和質感得以充分表現,從而完成了自己的藝術語言,并形成了其獨特的藝術風格。比如,他對大熊貓的形象作了取舍與夸張,突出其形體特征,并以工筆“絲毛”的畫法,多次復加,使毛皮達到栩栩如生的效果;其中,用筆除在黑白分明中著力不同外,均在干濕、濃淡中進行了豐富的演繹,尤其是在頭部與表情的表現中,既細膩又不堆砌,既傳神又不匠氣。同時,畫者吸取了素描的手法,在強調凸凹與明暗中,以寫實加寫意的方式,用靈動的筆墨刻畫了熊貓在不同環境、不同地點、不同場景中的憨態、頑皮、可愛的性格和表情。

      還有一個細節,就是畫者對大熊貓眼神的描繪。在黑黑的眼圈中,極精微地刻劃了眼球的層次,黑白分布與閃光、高光等細節,加上肥胖、緩慢、笨重而又悠閑的姿態,透示了生命的蓬勃生機,及與自然相和諧的境界。

      不獨是技法,從格局來看,畫者也立足于生命意識,營造出一種全新的詩情和意境。在“造境”之中,淡化技法的人為痕跡,使景與物了無痕跡地相融相補,傳達出自然美感的單純、質樸與生機,從而展示了一種典雅、詩意與清新的審美高度和藝術表現。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