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舞臺 >> 評論 >> 評論 >> 正文

    至樂匯的三重命題(馬晨)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4年07月11日09:36 來源:中國作家網 馬 晨
    《狐貍小晶》劇照《狐貍小晶》劇照

      作為一家以戲劇創作、運營為核心內容的民營文化公司,至樂匯從正式確立企業主旨與經營理念的第一天起,就至少承擔了三重命題,這三重命題分別對應著三種責任。

      第一重命題,至樂匯如何實現精神世界與現實生活的溝通責任

      文化產品最重要的價值就是如何引導受眾進行精神世界與現實生活的和諧溝通,戲劇當然也不例外。從2014年起,至樂匯提出了“全面為中產階級服 務”的全新定位,這也是對服務人群的準確闡述,現階段,民營戲劇產品最重要的受眾人群正是中產階層、白領以及大學生群體,如何在戲劇作品中表達出這個人群 的心聲、如何取得他們的共鳴、如何讓他們在劇場中獲得精神的愉悅和啟迪,也是至樂匯必須要承擔的重要責任,所以,縱觀至樂匯出品的戲劇產品,不難發現其中 的規律——不論是主題設置、劇本取材,還是最后的舞臺呈現、現實落點,都在圍繞著這份責任感。無論是《驢得水》對良知和人性的拷問,《狐貍小晶》對正確愛 情觀念的探討,還是《遇見心想事成的自己》對所謂成功的價值匡正,亦或是向莎士比亞致敬的《東北往事》對宏大時代背景下的情感謳歌,以及沖破傳統兒童劇低 幼化的《喜地的牙》對生命、成長、愛的重新解讀等等。至樂匯的每一部作品都做到了有感而發、有的放矢,在不同故事表皮下構建出符合社會主流的價值觀梳理和 精神導向,發展至今,可以說至樂匯不光是受眾群體精神層面的減壓閥和揚聲器,也是受眾群體用于溝通精神層面與現實生活的良好橋梁——既能讓受眾心懷期待地 走進劇場,也能讓他們輕松愉悅地回到生活。

      第二重命題,至樂匯如何承擔民營企業的企業責任

      戲劇,尤其是民營戲劇,是文化產業中的“小、精、高產業”——體量小、要求精、風險高,維護企業的穩定運轉、履行企業的各項權利與義務,解決和 保證企業員工的就業、生活、發展等各項要求,都是至樂匯必須要承擔的基本企業職責,在這一重命題中,至樂匯自創建到現在4年來一直完成得很好,通過不間斷 地進行精品戲劇產品研發、合理部署市場定位與運營、有效地對投入產出風險進行控制,企業已經邁入到良性發展的軌道中,不僅在中國的戲劇市場占有了自己的一 席之地,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作出了同類企業的表率作用,即使面對國有大中型戲劇院團的市場化操作也毫不遜色。企業員工視至樂匯為家、視戲劇為夢想、視劇場為 自我實現的價值平臺。從中所折射出的企業價值導向,正是中國夢的一個縮影。

      第三重命題,至樂匯如何實現文化企業的文化責任

      文化企業不同于其他企業,每一項產品所構建的是中國的文化生態與精神模型,戲劇作為最直面觀眾的一種文化載體,其間所起到的作用更是其他文化產 品所無法替代的。至樂匯從確定文化服務主旨起,就將“以原創為生命線、研發精品演出劇目、樹立正確精神導向、構建和諧文化生態”作為企業的重要基因,并且 實實在在地落實到了每一個劇目中,無論是早期的《三人行不行》,還是在業界取得驚人口碑的《驢得水》《破陣子》,或是正在或即將演出的《遇見心想事成的自 己》《喜地的牙》《東北往事》等劇目,都一步一個臺階地秉承并完成這種文化責任感。在至樂匯的作品中,沒有怨天尤人,沒有負能量傳播,更沒有粗制濫造,在 市場利益和文化職責的關系上,至樂匯一直有著自己的準確定位,既沒有一味貪圖利益而罔顧文化品質,也沒有刻意晦澀而脫離主流觀眾的文化需求。至樂匯的文化 取向,一直符合并積極倡導社會的主流價值觀,是健康、良性,并具有社會責任感的,這也正是至樂匯在發展過程中,一直能夠令政府尊重和扶持、業界接納和幫 助、觀眾理解和喜愛的重要原因之一。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