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個發(fā)言,莫言。”昨日下午,北京國際飯店,全國政協(xié)文藝界別討論現(xiàn)場,莫言翻開筆記本,不停轉動著手里的鋼筆,“我這人不太會說話,趁著中午休息,寫了個發(fā)言稿。”
講19分鐘,建言建設絲綢之路
莫言開始了正式發(fā)言:“俞主席的報告里講到要推進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我認為,它不單純是一條經濟之路,而是一條文化之路、團結之路……”
莫言提出了自己的建議:是否可以把在上世紀80年代造成很大影響的古劇《詩路花語》重新編排,放到重建絲綢之路過程當中去,到絲綢之路經過的國家去演出,增進各國間的文化交流?
發(fā)言足足19分鐘。
今年提案與小說《蛙》有關
“今年我做了一個提案。”莫言從衣袋里掏出提案,“前幾年我發(fā)表了一篇小說叫做《蛙》,今年我的提案靈感就來源于《蛙》。我在調查的基礎上寫了《關于提高獨生子女補貼的建議》。”
他說,“我建議政府出臺政策,將獨生子女家庭父母全部納入政府養(yǎng)老醫(yī)療體系,讓他們優(yōu)先享受醫(yī)療資源,優(yōu)先住進養(yǎng)老院,并且減少托老費、醫(yī)療費等。”
有時間會來南川金佛山看看
去年,根據莫言中篇小說《藏寶圖》改編的同名電影選址定在南川金佛山,年內這部電影將開拍,這也是莫言在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后首部被改編為電影的作品。電影《藏寶圖》總制片余人此前透露,電影三分之二的鏡頭都將在金佛山取景,其中靈官洞與古佛洞也將成拍攝地點。
昨日討論結束之后,重慶晨報記者第一個沖到莫言身邊,“莫老,您知道根據您的小說《藏寶圖》改編的同名電影今年會在重慶金佛山開拍嗎?電影開拍后,你會去金佛山那里看看嗎?”
“對不起,我不太清楚電影拍攝的情況,有時間了會去吧。”莫言簡短地回答。
重慶晨報特派記者 劉敏 杜海 北京專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