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屆中國電視劇導演工作委員會表彰盛典近日落幕,脫胎自古典戲劇的歷史正劇《趙氏孤兒案》一覽眾山小,攬獲了所入圍的最佳電視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等十項獎項。除了“辣媽”孫儷和老戲骨呂中分別憑《辣媽正傳》和《娘要嫁人》加冕最佳女主角和最佳女配角,《趙氏孤兒案》的主創們在表彰盛典的大多數時間里都占據著領獎臺的中心位置。
回顧近年涌現的電視劇作品,從質量到數量,顯現出電視劇行業整體實力的提升。在好劇如林的情況下,《趙氏孤兒案》之所以脫穎而出,一方面是因為它各項技術指標確實過硬,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它在神劇、雷劇當道的情況下捍衛了歷史正劇尊重歷史、嚴謹認真的藝術聲名,給整個影視行業帶來了正能量。歷史題材作品從來都是中國影視創作領域的精銳之師,不僅為本土觀眾所喜愛,也贏得了外國影視劇市場的青睞。但在過去幾年里,歷史題材創作陷入了戲說、穿越、宮斗、秘史的娛樂漩渦,一味注重戲劇的夸張效果,而忽略了歷史邏輯的合理性,缺乏厚重的思想力量,已成熒屏惡疾。《趙氏孤兒案》以古典悲劇為藍本,導演閻建鋼在藝術性和娛樂性的融合方面做得恰到好處,通過深入淺出的戲劇美學,給老題材注入了新活力。論藝術成就,論行業表率作用,都配得上年度最佳這個稱號。
受到禮遇的不只是《趙氏孤兒案》,本屆盛典上其他獲獎作品也大都是創作扎實的“正”劇,不難看出評委們的一番苦心。其中,張黎導演的《圣天門口》堪稱革命題材的扛鼎之作。在《大明王朝1566》之后,張黎的創作更加注重史詩劇的觀賞性,《圣天門口》以小人物投射大時代,圍繞天門口這個具有喻義的小鎮里幾方勢力的角逐展開故事,讓觀眾喜聞樂見之余,在還原歷史和鄉土情結方面,以及在解讀新民主主義革命方面都有不俗的建樹。和張黎創作的上一部作品《人間正道是滄桑》相比,把革命的火種灑向民間的《圣天門口》似乎更有生命力。
同樣,《溫州一家人》能夠獲獎也是因為對題材的突破和藝術的創新。以家庭為單位表現地域文化和時代變遷的電視劇數量眾多,《溫州一家人》能夠在其中脫穎而出,首先要感謝“溫州”這個帶有神秘色彩的地域標簽。該劇通過溫州一戶普通人家的創業史,貫穿起改革開放30年的時代波瀾,篇幅宏大。明星的表演則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飾演改革開放第一代創業人周萬順的李立群和飾演周阿雨的殷桃,憑著深入人心的表演,雙雙獲得本屆盛典的優秀男配角和優秀女主角的提名。
由畢飛宇小說改編的電視劇《推拿》則是一部視角相對個人化的作品。創作者把目光投向一群盲人推拿師,通過催人淚下的情感故事,打通了盲人與普通人的內心世界。濮存昕、張國強、李菁菁、劉威葳、高亞麟等演技派明星全情投入,共同完成了年度最棒的一次群體表演。姚曉峰導演的《假如生活欺騙了你》同樣流動著鮮活的時代氣息,該劇以19世紀80年代北京大雜院一家人的婚戀糾葛展開故事,折射出上世紀最后二十年的都市生活狀態,真實反映了60后一代成長中的感情困擾,情感真摯動人,堪稱同類型電視劇中不可多得的精品。
5部優秀的電視劇,題材、風格各不相同,卻都是“正”劇,共同代表著當下國產劇的最高水準。這里所說的“正”,不是相對于悲劇和喜劇而說的戲劇類型,而是對歷史和現實懷有嚴肅端正的藝術創作態度的作品。在市場利益驅動下,電視劇產業出現了娛樂化傾向,這種傾向不只出現在歷史題材創作中,抗戰劇、年代劇甚至家庭劇、情感劇的雷劇、神劇也越來越多,嚴肅作品呈現出式微的趨勢,能夠在獲得高收視率的同時讓觀眾交口稱贊的口碑之作更屬少數。作為國內第一個形成品牌效應的影視行業評選活動,電視劇導演工作委員會表彰盛典的專業性和公信力毋庸置疑。300多名導演會員用行動發出了自己的聲音,捍衛的不僅是一個行業的名譽,還有一份對藝術的敬畏和理想的堅守,掌聲不僅要獻給臺上的獲獎者,也要獻給那些正在為捍衛電視劇事業的藝術水準而默默堅守的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