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美術 >> 美術動態 >> 理論探討 >> 正文

    藝術教育立德樹人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3年11月01日10:35 來源:光明日報 盧新華

      “立德樹人”的提出從根本上看到了目前我國人才培養結構中的缺失問題。青年一代是國家和民族的未來,是實現中華夢想的希望所在。因此,“立德樹人”的提出是很及時的。那么,“立德樹人”,藝術教育究竟有何作為呢?

      現在的藝術教育包含兩大塊,一塊是基礎教育的藝術教育,也就是我們說的情感智慧的知識系統教育,這其中也包含了青少年藝術天賦的開啟,為未來專業選擇和學習做準備;而另一塊完全是專業的藝術教育,主要是培養專業藝術人才。這兩塊是有機地連在一起的。

      一般廣義的說,藝術教育的價值和作用包括了四個層面:

      第一層,通過視覺、空間、形態、聽覺、時間以及肢體有意味的感知活動,促進生理系統以及左右腦的全面發育和成長,發展手腦協同并用以及心身協調的能力,激發想象力,培養觀察力,表現力、啟迪情感智慧的表達方式,建立自信心,提升創造力;

      第二層,通過各種藝術形式的欣賞、學習、實踐活動,培養和發展藝術的審美能力,從而建立審美判斷力,促進思維判斷朝著多元性和人文性發展,培養健康向上的審美價值觀和崇高的審美理想,建立正確的人生觀,樹立高遠的精神境界;

      第三層,通過對人類藝術語言形式的學習和了解,促進文化認知能力的發展,特別是對人類優秀文化藝術價值的理解,從而建立起對人類文明精神的崇敬之心以及對民族文化價值的認同感,自覺的承擔起繼往開來、承前啟后的創新使命;

      第四層,通過學習和了解藝術的各種表現形式、手法、載體,掌握人文和藝術專業的相關知識系統,適應現代社會生存和發展的需要,為文化創意產業持續發展及社會需求儲備綜合型和具有創造力的專業人才。

      這四個層面在藝術教育不同階段和層級有著不同的價值和作用。但從根本上說,藝術教育的重要核心價值和功能就是“美育”這個更高的境界。藝術教育作為“美育”的載體,教育的整個過程就是建立起美的終極信仰和崇高的審美理想。這是“美育”的終極目標,也是藝術教育的重要意義所在。正如蔡元培先生曾倡導的以“美育”代替宗教。我們目前處在信仰缺失的時期,建立美的信仰具有寬泛的社會文化性和道德功能的普遍性。

      我們知道審美理想是審美意識中的主導因素,是最高層次,象征和標志著主體審美意識的發展趨勢和終極目標。一個人的審美理想決定和指引著他的人生道路的發展趨勢和行為方式,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一個時代的審美理想決定和指引著社會文化藝術精神和普遍社會價值的發展趨勢,并不斷催生新的文化藝術形態誕生。美的終極信仰就是建立審美理想的崇高境界,使人的文化行為方式具有信仰的虔誠意味和精神的依托。

      藝術教育作為情感智慧的開啟,最重要的是讓人感知、感悟美好的事物,了解人文精神,懂得什么是美,能夠敏銳地發現美,創造美,在創造中呈現審美理想,在真善美的追尋中,自然建立起崇高的品格行為和道德規范,從而遠離和鞭撻假、惡、丑,低俗、庸俗、媚俗的東西。

      20世紀我們的掃除“文盲”是成功的,但是能斷文識字并不是一個真正的文化人。如今“文盲”少了,“美盲”卻很多,美丑不分,善惡不分,真偽不辨,對于人類的文化精神沒有敬仰心,對民族的文化傳統沒有體認感,對自然沒有敬畏感,對社會和人沒有責任感和愛心,信仰在丟失,道德在滑落。因此我們的社會生活中才會出現那么多讓人震驚的問題,讓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社會道德缺失的危機中,時刻感到驚恐不安。

      從深遠的文化意義說,基礎藝術教育或專業藝術教育都在拯救這個現實。說得再通俗一些,加強藝術教育的普及,正是肩負著掃除“美盲”的重任。“美盲”沒有了,或者減少了,每一個人都建立起美的信仰,懂得美,有大美之心、大愛之心,不管做哪一行都有大德和大智慧,具有詩意的創造力,對世界充滿愛,對人類文化和民族文化有敬仰之心,對自然有敬畏感,對每一個人有同情心和愛心,在審美理想的追尋中,都會成為具有文化自覺的創造者和自我行為約束的道德規范者,如果是這樣,我們的社會生活將會是怎么樣的圖景?反之在高科技發展迅猛的時代,我們會受到道德層面更多、更嚴重的技術和知識的傷害。

      藝術教育的核心價值和功能就是承擔起“美育”的情感智慧開啟的重任,修建一條通往美的終極信仰之路。讓所有的人在美的追尋中,充滿陽光和自信、有個性、有情懷、有擔當、有使命、有激情、有探索精神,自覺地朝著審美的最高境界和理想奔去。這是美的信仰和理想的精神力量,也可以說這是強大的正能量。也許這就是“立德樹人”,藝術教育的根本作為,或者說“美育”的重要意義和價值所在。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