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美術 >> 美術動態 >> 理論探討 >> 正文

    中國博物館、美術館要有世界胸懷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3年10月25日10:05 來源:中國文化報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建立于1870年,到現在已經有140多年的歷史了,目前按照文化和地理類別分為17個部門。作為一個西方的博物館,它只有一個亞洲部,一個非洲部和一個大洋洲部,但歐洲部會細分為很多部門。大都會博物館中國藝術的收藏比西方藝術的收藏時間要晚一些,也有130多年。大都會博物館約有200多萬件文物,其中亞洲部的文物約有3.5萬件,中國的文物在1.5萬件左右,比例上來講,只不過是大都會博物館1%都不到,但從它在大都會里每年要做的展覽項目、展出范圍、所占面積來看,發揮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亞洲部可以說是大都會17個部門里的第二大部,它的地位與近些年來中國以及亞洲的快速發展是分不開的。

      我們所說的亞洲藝術是美術史中的概念,近年來美術史在分類、批評、研究方法學上受西方影響比較大。但它的藝術品還是亞洲本土的。在美國,很多中國的藝術家,會稱自己是當代的藝術家,并不是說要否認自己的根,而是說現代藝術是沒有國界的,不一定要嚴格地按本人的民族來劃分藝術,他將自己看作是藝術文化氛圍的一份子,做的藝術也是整個國際氛圍當中的一部分。

      目前來看,中國絕大多數博物館基本上是中國藝術的博物館,本國以外的收藏很少。中西文博界的交流很長一段時間是單向的。大都會博物館早在1980年就開始向中國的博物館借展,向西方民眾介紹中國藝術,當時舉辦了展覽“偉大的青銅時代”,影響巨大。而目前,國內博物館、美術館很少向國外借展,這個現象亟待改善。我認為,目前中國的博物館、美術館應該積極引進國外的展覽,要有世界胸懷,讓中國民眾看到外邊的世界,比如一些有實力的機構可以從大英博物館這樣的頂級藝術殿堂借展到大陸,讓觀眾認識歐洲的藝術。

      摘自孫志新《中國國家博物館、美術館要有世界胸懷》原載于2013年10月5日《美術報》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