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電視 >> 視點 >> 正文

    韓劇衰落警示家庭劇誤區深重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3年05月15日14:54 來源:青島日報 楊文杰

      “在過去三十年曾經不斷貢獻溫暖人心的人物和故事、常有驚喜奉上的國產電視劇仿佛一夜回到解放前,越來越滑向脫離觀眾、題材老套、架空現實的深淵。雷劇當道乏善可陳,只有狗血劇高歌猛進。”中國電視劇編劇工作委員會舉辦的第二屆編劇沙龍上,作為電視劇創作 “第一生產力”的編劇們率先向創作中的誤區和困境開刀。

      電視劇創作持續退化

      編劇高璇既創作過《別了溫哥華》、《我的青春誰做主》、《婚姻保衛戰》等成功的電視劇作品,也是電影《趙氏孤兒》編劇和《北京遇上西雅圖》的劇本策劃。她說,今年以來,電影市場正逐漸秩序化,創作規律有跡可循,而電視劇卻非常混亂。“去年開始,一個票房三四億的電影往往是符合類型電影規律的。比如有著基本的人性關懷和現實關照,要故事有故事,要人物有人物。相反,看到2011年全國電視劇收視百強榜前十名,都是一些高收視率、高激烈沖突的,甚至被我們通俗地稱為狗血劇的作品。”

      高璇說,最近幾年電視劇創作越來越僵化和狹隘,如果編劇要堅持人物的完整,堅持某種情懷,往往缺少空間;如果編劇想在戲劇處理上克制一些,狗血程度就會減弱,投資方和電視臺會不滿意。高璇坦言,目前的市場是獎勵后者,但是她相信有一天還會獎勵前者,“回歸一個正常的發展秩序。”

      國產劇面臨脫節危機

      著名編劇高滿堂以韓國電視劇在中國市場由盛而衰的急劇變化,來提醒創作者遠離家庭劇的誤區。當年韓流襲來時,我國的電視劇還是以教育、灌輸為主要目的,而《澡堂老板家的男人們》、《看了又看》等韓劇有適度的娛樂性和平實的家長里短,非常親切。但觀眾現在終于看厭了這類家庭劇。“韓劇里的主人公,我們只能看到他的家庭角色,看不到他的社會角色。這種劇我們看一部、兩部可以,看的越多我們會感覺到這是一種欺騙。他和社會發生了什么矛盾?他有沒有抗拒性?有沒有激烈的沖突?沒有,全是家庭瑣碎。”

      因此高滿堂認為,當下占國產劇絕對主流份額的家庭倫理劇也面臨著另一種“脫節”的危險:一種極端是一片幸福,一種極端是無端的制造家庭矛盾。前者,連片名里幾乎都帶著 “幸福”,后者則簡直到了“人與狼”的關系。高滿堂說,“婆婆媳婦多不怕,怕的是一味地復制矛盾,所以觀眾才會說看夠了、看惡心了、看得不愿睜眼了。”

      業內經常討論“突圍”

      高璇說,家庭倫理劇快被寫死了,業內經常討論突圍,其實這個 “圍”是編劇自己圍上的,“能不能把我們關心的人物和問題,從我們自己的生活中離開?比如家庭生活劇更多表現的是市民階級,能否把這個格局破開,去關心城市各個角落里所有的人物,去看一看他們的生活?”

      在沙龍上,幾位編劇還集中談到了目前電視劇寫作中的誤區。比如一味學美劇,往往水土不服;追求情節沖突,忽略邏輯硬傷;迎合熱門話題,看似討巧,事實上熱門話題過時極快,播出時更顯落后。楊文杰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