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訪談 >> 文學機構訪談 >> 正文

    廖奔:應注重民間文化交流的活力

    ——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作協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廖奔談文化建設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3年02月20日09:04 來源:人民政協報 王小寧
     廖奔近影

      編者按

      隨著近年來中國國力的不斷增強和中華文化影響力的進一步擴大,建設文化強國已成為21世紀中國人共同的心理期盼和對一種歷史必然趨勢的共識。中共十八大將“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寫進報告,因應了這個歷史趨勢。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作協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廖奔結合自己多年的文化管理經驗和學術研究成果,就為何要提建設文化強國、對外文化交流對建設文化強國的意義以及在文化強國的建設中,應注重保持民間文化的活力等問題給出了自己的思考。

      文化是立國之本

      問:廖委員,您是文化學者又多年從事文化方面的管理工作,對于“文化強國”這幾個字的理解,一定是別有會心的。請問,您認為應從何種高度認識“文化強國”的提出?

      答:為何要提建設文化強國?經濟發展到一定高度,勢必推動文化的繁榮。中國的漢唐文明莫不如此,都是經濟發達、文化強盛。中華文明歷來以文化立基,這是我們的文明特點決定的——以文化立國。以文化立國就不是以軍事立國,中華的文明是和平的文明,中國今天的崛起是和平崛起。當然也不是簡單地以工業立國、農業立國或者技術立國,盡管發展科技是中國當下的重要任務。為什么?科技固然是現代社會最主要的支撐力,但技術畢竟由人掌握,人受文化的影響。文化決定觀念,觀念決定方向。文化又決定軟實力,軟實力在當今世界比硬實力更寬泛、更長久、更有包容性、更有支撐力。它體現在價值觀、社會風尚、社會理想、社會意志等方面,決定了一個社會是追求進步、向上、光明,還是停留于落后、停滯、陰暗。文化是我們的立國之本,我認為應該從這個角度來理解所謂“文化強國”。

      問:您怎樣理解文化強國的內容?

      答:十八大報告中開具了四項文化建設內容: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質、豐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和增強文化整體實力和競爭力。我認為,這些內容都是針對我國發展的歷史階段和當下實際提出的具體任務和目標。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解決價值觀問題,我們的核心價值觀當然是在馬克思主義思想體系和社會主義理想基礎上,吸收幾千年傳統文明成果和一切人類優秀文化遺產所形成的社會共識和理念;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質是中國當下發展中遇到的迫切問題。在社會變革與轉型的過程中,文明失范、道德滑坡現象也急劇膨脹,它嚴重阻滯了中國現代化發展的步伐,影響中國的世界形象與聲譽,因此把它列為一項重要文化任務來抓,是符合歷史方向與民眾期望的;豐富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是中國社會進入小康階段的迫切需要,21世紀以來中國精神文化產品的生產能力在急劇提升,但還遠遠不夠;增強文化整體實力和競爭力,是針對國際交流而言,這涉及以文化的軟實力來提高國際地位等問題,也是很迫切的。

      民間交流是好辦法

      問:加強對外文化交流,充分體現和運用軟實力贏得更大的國際話語權,是文化強國建設中很重要的部分。您多年參與國家層面的對外文化交流活動,對當前對外文化交流的形勢和前景有何看法?

      答:我認為隨著近年來在國際交往中對文化交流的重視,文化的“滲壓”已經在形成。200年前,西方文化對中國文化是強勢,21世紀的今天,局面在改變。這一點每個有國際交流經驗的人都可以感受到。但還需要在對外文化交流形式上不斷有所突破,讓我們的文化真正成為世界主流文化的一部分,進入到世界文化的主流。日本文化曾走過一條類似的路,今天可以說,它是成功地進入到西方文化的核心。比如,一個社會中,中產階級如何度周末代表著這個社會較為普遍的一種生活姿態。現在大家都開玩笑地說,一個西方中產階級家庭,他一定是這樣計劃他的周末的:本周聽歌劇、下周看話劇、再下周是芭蕾舞……但他一定要留一周去看日本的歌舞伎。我想,這實際上就是日本文化真正走入西方文化的一個標志。我們的文化交流只有達到這樣的效果,成為西方人生活中不可忽略的部分,才能說是真正走入了國際。這個道路很漫長,需要大家不斷地努力。

      問:那么,您認為怎樣才能達到最好的“融入”效果?

      答:文化交流是人與人之間交流的紐帶,也是國家與國家之間、民族與民族之間交流的基礎,交流才有溝通,溝通才能理解。有學者指出,晚清與西方世界打交道,不懂國際規則,交流溝通不力,經常發生南轅北轍的9牾,釀成對抗,如果交流溝通得好些,一些仗或許打不起來?梢姛o論是人與人之間,還是民族、國家之間,文化交流、情感溝通是多么重要。我們現在已經非常注重文化的交流了,文化交流的形式也可以說是多種多樣,有政府出面操辦的,也有民間形式的,我以為民間形式的文化交流效果更好。

      要提升中國文化在國際上的影響力,我認為一是要保持文化交流的力度;二是要爭取尋求民間交流的突破。國際上看重的是民間行為,此次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就是一個突出的例子。以前文化走出去,很多時候是政府出面操辦:精心布置演出,邀請各路嘉賓、贈票……最后來看的人可能寥寥無幾,還不免背上文化滲透、文化宣傳的標簽。與其這樣,還不如把任務交給民間。我們在推動文化走出去時,要盡量避免中國傳統的思維方式,應充分遵照西方人的習俗。比如好的演出最好賣票,尊重人家的市場主體性。一方面避免了政府出面操辦可能導致的負面效果,賣票的收入還可以反過來支持進一步的文化交流,兩全其美。藝術無國界,事實證明西方人是能夠真心喜歡東方文化的。民間交往還有一個好處是,能夠拉近情感的距離,往往能夠拋開意識形態性,實現潤物細無聲的效果。我想,這應該是文化融合的較好辦法。

      文化建設,割不斷傳統

      問:您多次談過文化建設應繼承優秀傳統的問題。優秀傳統,我想既包括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人類的優秀文化,當然也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這個內涵。您能否對此做一些詮釋?

      答:為何要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是由中國的歷史、潮流和趨勢決定的。百年來在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社會主義理想旗幟指引下,中國共產黨領導全黨全國人民趕走了帝國主義列強,建立了獨立自主的民主國家,一洗近代落后挨打的屈辱,經濟上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成為社會主義強國。這個發展的過程也是今天我們要繼承的“傳統”,F在國家實力大幅度增強,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重要的文化體,特別在這次世界經濟危機之中,中國成為重要的支撐和發展力量。這些都證明了這個“傳統”是正確的,是優秀的。盡管在發展的過程中間,它也有曲折、有挫折、有失誤、有教訓,但縱觀人類文明發展史,無不是不斷克服曲折、挫折、失誤和教訓而一步步發展起來的。我們說到繼承傳統的時候,這就是一個重要的“傳統”,試想,如果不走這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難道還有其他道路可供選擇嗎?我們難道能夠割斷這種在最近的100年中已經深深烙在我們族群身上的傳統嗎?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熟女影院| 国产成人麻豆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嫩草影院久久 | 欧美日韩亚洲精品| 久久精品免费视频观看| 美女bbbb精品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怡红院| 久久成人国产精品二三区|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 精品午夜国产福利观看| 日本aⅴ精品中文字幕| 久久噜噜久久久精品66| 国产精品线在线精品| 国产精品色拉拉免费看| 久久99蜜桃精品久久久久小说| 亚洲精品国产高清嫩草影院| 午夜精品福利在线观看| 2020国产精品自拍| 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电影蜜臀 | 久久丫精品国产亚洲av| 伊人久久精品亚洲午夜| 完整观看高清秒播国内外精品资源| 2021最新久久久视精品爱| 99re热精品这里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区61| 午夜亚洲国产精品福利|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唯爱网| 91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五月天| 国产精品多人p群无码| 水蜜桃精品一二三|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大全|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97香蕉久久夜色精品国产| 国产成人精品天堂| 亚洲另类春色国产精品| 91精品国产一区| 日本aⅴ精品中文字幕| 久久国产精品免费观看|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精品| 日韩精品无码视频一区二区蜜桃| 国产精品偷伦视频免费观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