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 >> 正文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必須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原則,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全面發展,建設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
于魁智代表認為,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對文化戰線的建設和發展來說意義重大、影響深遠。人民大眾對于高品位高水準文藝作品的渴望和需求是文藝工作者創作的最大動力。京劇工作者要努力抓住機遇,在深化文化體制改革中不斷前行,更要在拓展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上努力奮進,為中華文化的繁榮發展作出貢獻。于魁智說,作為我們這一代戲曲表演者,如何讓國粹京劇等傳統文化藝術繼續傳承下去,是我們必須繼續思考的。未來的京劇發展,在嚴謹、回歸本真的同時,應融入新的藝術元素,讓更多的觀眾朋友喜歡。
陳彥代表認為,中國已經進入了文化發展建設的最好機遇期。“中國經濟總量已名列世界第二,這樣一個大國更需要良好的文化實力固本強基。中華民族為世界文明貢獻了十分豐富的精神資源。歷史的演進反復證明,中華文化在探索人類生存方式與生活方式的諸多方面,都完成和積累了大量不可背離與撼動的恒常價值,這些價值一旦顛覆,社會生活便會天搖地動。因此,中華民族在偉大的復興之路上,更應該以高度自覺和自信的心態,努力積累、提升這些有價值的東西,并運用自己的物質文明成果去滋養民族文化精神的參天大樹,使之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陳彥認為,我們需要有世界眼光、世界格局,但這個眼光和格局一定是有主心骨和基本坐標的,是自信自覺的,而不是虛無盲從的。因此,如火如荼的文化建設,應該是以民族文化精神為根基的建設。我們從來就是一個善于學習的民族,今天的學習就更需要智慧、理性,以及清醒的審美判斷和價值判斷。我們必須得在自己的骨架上去廣泛吸納營養,從而生長出屬于自己的強健肌肉和健康體魄。
楊鳳一代表說,十八大報告提出,要建設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要求我們重視對文化人才的培養。而要培養合格的文化人才,就應該讓他們多到基層一線深入生活,進農村、進校園、進社區、進工地等,與觀眾密切接觸,聆聽觀眾的意見;同時,在堅守與尊重傳統文化本體的基礎上,鼓勵他們去嘗試,大膽創新,用“兩條腿”走路,并能夠寬容失敗,讓他們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搭建起成長的平臺。楊鳳一認為,培養后備力量是保護發展昆曲藝術的當務之急。